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求大同

求大同

小朋友,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在古代经典《礼记》中有一篇文章《礼运》讲述了当时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我们来读一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一个和平、公正、公平的社会。在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快乐的生活,一切都是公有,人人为公而不徇私,人们选拔贤能的人来治理社会,人们讲信修睦友好交往,没有盗贼,没有纷争,社会安定繁荣,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没有战争、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整个世界、宇宙都无比的和谐美满。

与大同社会类似,古今中外的人们在众多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宗教传说中还描述过像伊甸园、乌托邦、桃花源、海外仙山、香格里拉、天堂、极乐净土等美好的世界。这些美好的世界中凝聚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人们对于大同社会的向往也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幻想中,古今中外无数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去建造这种理想的社会。

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无为而治;从墨家的兼爱非攻到法家的依法治国;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古今中外的无数先哲从各个方面做出种种尝试,力图在世界上建造出理想的社会。正是这种尝试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不断发展。

而今,我们的社会文明已经远远超出了孔子、柏拉图他们所在的时代。他们描述中理想社会的一些特征,如,和平、公正、公平等,已经在我们现代社会中部分实现并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理想“大同”社会上的践行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正是大同社会的一些写照吗?

大同社会并非只存在于古人的幻想中,极乐世界也并非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理想的社会就在人民心中、在劳动人民的手中,只要我们努力不懈,终将能够求得大同。


【研究性课程设计】:

一、课程任务

以“求大同”为大主题,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王道之制,选贤与能”“修身以善,天下归化”“道无弃物,常善救人”“殊途同归,大道有容”“大同世界与理想国的对比”6个小主题,搜集资料,展开研究,以不同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二、课程目标

1、理解传统文化中“求大同”思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

2、通过对“求大同”思想的研究性学习,去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契合、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3、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4、在分工协作的研究过程中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5、在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呈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力。

6、通过研究性学习,树立学生“求大同”的意识和信念,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



课程主题

  • 综合实践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