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培训


全国中小学国学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规划


项目主办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人社部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

项目支持单位: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

项目运营单位: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

证书名称:

国家开放大学: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师等级证书;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十二五”教育部传统文化课题组: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研员等级证书。

证书发放: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中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

培训形式:面授班,网络研修班(手机微课程服务)。

课程设计理念:国学教育教师从业者为中小学传统文化专职教师,既需要基本国学素质,又受到所教授教学内容限制,故应以国学思想体系、国学文化艺术和中小学国学课教法研修三个方面为培训重点。应明确我们培训的是“中小学国学教师”而非研究者。根据前期科研成果和课程实验,提出以下培训规划及培训五大模块。

第一模块 先秦哲学:重点介绍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与体系,包括:《孔孟之道》《老庄哲学》《传统兵学》《韩墨荀思想》四部分。

第二模块 古汉语基础:作为一名国学教师应具备高于中文专业的基本古汉语及语言学基础知识,包括《训诂学基础》、《辞赋学基础》。

第三模块 学科教法研究:以国学教材基础知识、知识点课程设计和教法指导为核心。培养教师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科研基本素养,包括:《蒙学基础》(含《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小学》四部分内容)、《中华诗词咏诵》和《传统文化学科教法》三部分内容。

第四模块 高级专项研修:作为一个国学讲师,应具备“儒、释、道、兵、医、艺”六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另外,一些重要的国学经典,教师必须研读。所以设立以下经典研读课程:《周易文化》《中医文化与养生》《中国佛学文化主题研讨》《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美学欣赏》《中国书法与绘画欣赏》《中国戏曲与曲艺欣赏》《中国茶道与香道文化》七门课程。

第五模块 传统艺术研修:使教师具备基本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修养,包括《书法》《绘画》《古琴》《太极拳》四个学科。

短期面授培训:师资培训面向在职中小学教师,集中面授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训。



  • 面授培训课程内容:

级别

初级课程

中级课程

高级课程

学习课时

主课一

《蒙学基础》

《词赋学基础》

《中国佛学文化主题研讨》

60学时

主课二

《孔孟之道》

《训诂学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美学欣赏》

60学时

主课三

《老庄哲学》

《传统兵学》

《中国书法与绘画欣赏》

60学时

主课四

《韩墨荀思想》

《周易文化》

《中国戏曲与曲艺欣赏》

60学时

主课五

《古诗文吟诵与文读》

《中医文化与养生》

《中国茶道与香道文化》

60学时

主课六

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

60学时

课外研修

《中国软笔书法》

《中国绘画基础》

初级《古琴》

60学时


备注:① 所有课程均为面授。每级课程主课七个单元,课外研修一个单元。面授班为期七天(不含课外研修)。

② 北京校区可提供二个月的面授课程班,上午为主课研修,下午为《书法》《绘画》《古琴》《太极拳》专项研修,可连续学完初级、中级、高级相关课程。

网络研修培训:为了普及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项目领导小组为各级中小学传统文化专业教师提供网络远程教学证书培训服务,以网络手机微课程的形式,每五个月完成一级证书培训。


  • 网络研修课程内容:


级别

初级课程

中级课程

高级课程

学习课时

主课一

《蒙学基础》

《词赋学基础》

《中国佛学文化主题研讨》

60学时

主课二

《孔孟之道》

《训诂学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美学欣赏》

60学时

主课三

《老庄哲学》

《传统兵学》

《中国书法与绘画欣赏》

60学时

主课四

《韩墨荀思想》

《周易文化》

《中国戏曲与曲艺欣赏》

60学时

主课五

《古诗文吟诵与文读》

《中医文化与养生》

《中国茶道与香道文化》

60学时

课外研修

《中国软笔书法》

《中国绘画基础》

初级《古琴》

60学时



网络研修学习形式:网络研修由项目主办单位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并提供专业教材, 其授课形式将通过手机APP提供教学微课程课件, 学员在通过审核录取后,获得学员学习账号及微课程使用账号, 通过手机接受远程教学。网络研修班按课程规划,每天将向学员推送2节课,学员通过“云平台”提交作业,计划一个月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初级证书整体培训历时五个月。

网络研修考试形式:面试。项目主办单位可根据学员分布情况, 统一组织结业考试。届时, 学员在笔试的同时, 还需现场提交软笔书法作品一幅, 通过考试认证后,再行发放相关学习证书(项目主办单位将统一组织考前辅导和集中培训)。

网络研修备注说明:学员须通过五个月的软笔书法自主研修, 此门课程不在网络远程教学内容之内, 其学习标准参考国家相关书法权威专业机构关于软笔非专业书法初级水平。


课程介绍:

《蒙学基础》: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为代表的启蒙读物,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在历史上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些蒙学基础大都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人们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略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古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代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其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何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恒常价值?因为它是文化认同,是具有凝聚力的价值理念和我们的信仰系统。本书着重从论仁、论孝亲、论君子、论修身、论为政、论教育、论为学、论性善、论毅力、论中庸等十个方面对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进行论述,以提高高中生对儒家文化的深层理解。《孔孟之道》这本教材按以上主题,分为多个教学模块,以导读、原文及注释、知识链接、拓展阅读和课后练习为编辑体例,力求传统文化与中学生人格培养相结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和再生发。


《老庄哲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思理之深邃,情怀之诚挚,还有对个体自由与审美的执着追求,都越然于同时代诸子之上,可谓沾溉广远,影响深久。本书着重从论道、论贵柔、论无为、论德、论适度、论无为等方面进行论述,抉发其所隐含的哲学思想,开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启迪人的智慧,使之成为更独立而自觉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韩墨荀思想》:中国先秦哲人的原创性精神智慧,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渗透在中国的人文精神里。《韩墨荀思想研读》这本教材着重介绍了韩非子、墨子、荀子等诸子思想,内容涉及韩非子的法制论和相互辩证法,墨子的兼爱和节用等诸多思想。


《古诗文吟诵与文读》:一部专门用于教师课堂教授国学吟诵的图书。吟诵,即吟咏诵读,是中国古典诗文特定的展读方式。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是古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吟,即小声哼念;咏,即咏唱,将声音拉长,并以旋律美化之;诵,即对字词音调有节制地念出其抑扬声调和徐缓节奏。前人在展读一篇诗文时,往往夹吟夹诵,而咏唱歌诗是更高级别的诗歌展读形式。作者张本义,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吟诵传承人、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全书从格律诗、古体诗、词、赋、古文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华经典吟诵的方法和理论。


《词赋学基础》:这本教材试图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格律的创作原理,并通过简单训练,使高中学生具备初步的诗词欣赏能力和初步创作能力,其内容涉及格律的基本概念、诗律的对仗和创作、词的总类和语法特点等多方面内容。


《训诂学基础》: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传统兵学》:内容涉及鬼谷子的谋略术和纵横术、孙子的战略总则和谋略概论,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战争中的重要规律,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鬼谷子》一书,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是乱世之治学,治世之哲学,又是谋略学巨著,成功学宝典,融合了鬼谷子卓绝智慧和纵横韬略。它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道德论和侩同,讲求名利与进取,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其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具有极完整的领导统御、智谋策略学体系,在今天这个政治纷争风云变幻,商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谋韬略,在从政、外交、经营、管理、公关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相辅相成。


《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国软笔书法》: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寿从笔中来”就是指这个道理。练习软笔书法,有利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医文化与养生》: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的“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


《中国绘画基础》: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中国绘画基础》向读者概略地介绍中国画的源流发展、艺术成就,然后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科分别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以达到引导初学中国画的读者正确地认识和学画中国画的目的。


《中国佛学文化主题研讨》:全面阐述佛教在印度的兴起、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主要派别、佛教与世俗社会、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佛教寺院、僧人、仪式,以及佛教与中国哲学、伦理、文学、音乐、美术等的作用和影响,力求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并且将与佛教有关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有思想有见解,深入浅出,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具。


《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美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与建筑历史更是闻名世界。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也不甚相同,各有特点,但其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面对大千世界,音乐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美学欣赏》结合了历史、人文与生命科学的多方位角度,以审美的观点全新阐释了中国音乐与建筑的独特的魅力,是近几年学术界中不可多得的具有较高含金量的音乐与建筑欣赏类书籍。


《中国书法与绘画欣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史,中国的书画艺术涵盖了最具专业性的学术性、鉴赏性、收藏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中国书法与绘画欣赏》以客观公允的态度研究介绍古今书画篆刻作品,以包容的态度融汇各艺术门类的研究成果,带大家走进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书画艺术赏析中。


《中国戏曲与曲艺欣赏》: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若干年来,戏曲理论界对戏曲本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创获。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中国戏曲与曲艺欣赏》不仅提示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曲艺以"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而且进一步阐释传统戏曲的深一层特征,如综合性、节奏性、虚拟性、程式性,以及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特点等。


《中国茶道与香道文化》:茶文化在中国属于一种高雅文化,儒释道各家都崇尚茶文化,而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中国茶、中国茶道以及中国茶道精神,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现代教育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历代文人名士早已作了很多精辟的论述。香道简单的讲就是“香气的艺术”,它是将沉香及檀香点燃及熏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加上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还有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造出典雅清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作文作画都极尽美感。我国香道文化中清新、天然、娴雅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充分,客观而现实的表达出来。《中国茶道与香道文化》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与品香,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古琴》: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古琴演奏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个性和生命中的最为原真的东西,在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时代,能让我们从这淡雅的琴音中得到宁静与和平。推广古琴对当今繁嚣且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都市人来说,深具现实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