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8日,第五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暨课题中期评估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支持并承办。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济南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市教育局原局长刘元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墨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杰;台湾师范大学讲师程风、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更有来自北京、青海、广东、沈阳等二十余个课题实验区的五百多名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齐聚济南,共襄盛举。
11月5日,本届研讨会现场课观摩评比正式拉开帷幕,共有65节精品课经过初期层层筛选,最终得以在本次大会上进行充分展示。这65节课共分为10组,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为基础,对《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经典课程进行了现场展示。老师们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传统文化进课堂过程中,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教学模式。
11月6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济南市天桥区、青海省湟中县等九个课题实验区和实验校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成果。从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传统文化素质养成、学生人格培养成果、教师素质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反响等多个方面对课题阶段实施成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
下午,第五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中期评估会总结表彰会举行。会上,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首先致辞,她简要介绍了天桥区的情况,并向所有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学的教师们表示祝贺。随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杰做了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小学生人格培养中的几个难点》的专题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专家委员李墨卿做了论文、课题报告评审总结;台湾师范大学兼任讲师、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专家委员程风做了教学设计、录像课、现场课评审总结;《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组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做了课题中期评估总结,他要求各实验区要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让传统文化教育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现场课外,本届研讨会还设有“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录像课”等项目的交流评比,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余份参评资料和课题中期评估材料。经过评审委员会持续数月的慎重评选,最终确定了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名单,并在本次大会闭幕式上进行现场颁奖。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大大提高了全国各地区、学校传统文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推动各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高效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据悉,课题组将结合目前全国各实验区一线教研员和教师最优质、最高效的学科教法,升华为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完善学科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编著国内第一套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教师创新教法指导手册,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教学使用,以解决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课程结合问题,构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教育科研体系。
第五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
现场课获奖名单(特、一等奖)